9728太阳集团
学生服务
学生服务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服务 > 信息公开 > 正文

9728太阳集团分类评价督导自评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7-17

9728太阳集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前身是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9728太阳集团。已累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基础理论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求是、砺志、笃行”的校训,坚持“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 2022年工作要点和“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学校在新工科链接产业、校企行协同育人多向发力,走出了一条工科立校、质量强校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学校占地面积1026亩,现有学生14700余人,42个本科专业,其中有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有1个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园丁奖”、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10人。

一、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普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重大教育政策和全面推动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推进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实验区建设、2023年全省教育“五大行动”“十大工程”相关任务,按照《甘肃省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学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开展9728太阳集团分类评价督导自评工作。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副组长负责整体推进和工作审核,党委办公室、教务处、教学质量保障中心、财务处、人事处等主要职能处室负责人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分组负责相关指标的自评和复核。工作过程中,学校严格对标《甘肃省高校分类评价督导指标体系(应用型)》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制定工作计划进程,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资料梳理、报告撰写和支撑材料整理,同时开展自评、复核、资料现场检查和审核。

二、自评情况

(一)办学方向与管理水平情况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彰显和发挥校党委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二级单位党组织政治引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阵地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向好,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使命进一步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1.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落实情况

学校党委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属性,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学校把党组织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学校章程,明确党委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保证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严格落实学校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要求,形成党委会、理事会、校长办公会协同互补、协调运行的“三位一体”共同治理格局。出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方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成功召开转设后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顶层设计,每年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四个亲自”,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要求逐项落实。通过把握办学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引领校园文化、参与人事管理和服务、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引导师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高校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积极稳妥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坚持抓意识形态工作、抓安全稳定工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实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学校党委书记联系分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重点建设,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等主要指标,通过构建和完善学校领导机制落实政治责任,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政课建设。学校出台《9728太阳集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提取思政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为学生讲思政课和专题党课,校党委各部门负责人、专职辅导员等承担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

学校按照二级教学单位建制,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思政课程优化教研室等内设机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开设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统一负责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由教研室归口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校严格按照师生比1:350的比例配齐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2022年专职思政课教师44人,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为1:334。2022年,我校思政课教师共立项主持包括省级重点项目在内的十余项思政研究课题,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获批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团队”项目。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齐专职辅导员,2022年专职辅导员74人,辅导员与在校生比例为1:198,专职辅导员比例100%。同时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5人。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教学时数,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和中宣部、教育部最新要求,学校共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六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程,重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程,统一使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教学资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作为主要参考教材。

我校出台了“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几年建设,学校已经遴选了150余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同时不断挖掘课外教育载体,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堂主渠道以外的教育教学各项环节,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政策宣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生社团活动、军事训练等工作,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进’活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社团、进班级活动”等。

4.文化传承创新落实情况

学校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集聚整合育人资源,创新校园文化载体,构筑文化育人平台,彰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魅力,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在校园基本建设过程中,学校注重构建承载文化理念的景观,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感受着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接受着富有特色的文化熏陶。统一校园建筑风格。在校园建筑布局上,学校在新校园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高度重视景观的营造,积极发挥环境文化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浸润中健康成长。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扎实开展红色学习,不断加强“四史”教育,“七一”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用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依托各院专业特色,培育院级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结合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或时事热点组织主题文化活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营造了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5.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学校始终秉承“平安校园,安全第一”的宗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编制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立平安校园指挥中心,健全校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全方位技术防范体系,由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

学校注重强化内部治理与外部协作。对内与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签订了《平安兰科院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绩效考核;对外与公安机关定期召开“警校联席会”,警校联动,建立齐抓共管预防机制,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队等属地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常态化开展食品、燃气、特种装备隐患排查。重视舆情安全工作,积极做好意识形态教育,正面引导舆情舆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预警工作体系,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疫情期间,强化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群防群治,奋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实施每日疫情调度会,及时调整学校防控措施、应急预案,实现校园疫情防控零感染,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6.“十四五”学校规划管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更是9728太阳集团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回顾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了良好的规模、结构、制度与环境基础。面向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甘肃教育现代化各项任务,完成学校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任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和《甘肃省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在甘肃省加快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大背景下,紧抓专设契机,主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立足校情、解放思想、系统思考、着眼长远,全面谋划论证了学校“十四五”(2022—2025年)期间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学校事业发展改革。

7.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学校本着“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支撑外部评估认证、支撑教学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教学质量为目标,形成校、院二级管理联动,校、院、系三级主体协同,监控、评价、反馈三条主线发力,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起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以课程为抓手推动我校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校的总体竞争实力。

通过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资料,构建体系结构;构建全员、全面、全程,多主体、多层次,校内与校外相贯通、宏观与微观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督导与评估相贯通、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贯通、教学监控与持续改进相贯通的“三全两多六贯通”质量保障体系,以目标定位为逻辑起点,通过健全监控组织、制度、举措、反馈机制,以促进质量改进为核心,推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闭合循环,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先导,规范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各种保障措施,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以日常教学检查与专项评估为抓手,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及用人单位为依托,加大反馈和调控力度,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8.财务管理水平

学校依据有关法律要求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实际业务和环境变化,对各类制度进行更新,以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财务人员配备到位,且均具备从业资格。各类财政专项经费,执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项目设置台账进行管理,确保各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到位。

坚持勤俭办学,加强财务收支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核算等财务制度,教育经费使用不存在挪用、移用、挤占的情况;不断增强多渠道筹资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办学经费投入上学校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积极统筹协调资金,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优先安排教学、学生经费,在财务年度预算安排上对教学、学生工作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维护、教学差旅、教职工权益保障、学生活动等各项教学、学生相关业务开支;办学经费稳定增长,投入逐年增加。

学校每年年终委托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审计,确保学校财务管理规范,核算准确、保障办学资金安全,并出具年度财务报告。

9.语言文字规范运用水平

学校在上一年度语言文字工作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语言文字方针改革、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认知度,形成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做好校园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好汉字规范化推广工作,抓好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抓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全面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全面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真正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

学校修订了《9728太阳集团语言文字委员会章程》,成立了新一届的9728太阳集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和《9728太阳集团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手册》,将语言文字工作融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开展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活动,增强学习语言文字自主学习意识。

(二)办学条件与资源情况

1.师资队伍

(1)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情况

学校按年度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教师讲课竞赛、实验教学“示讲示演”竞赛、教学设计竞赛、讲稿教案竞赛、示范公开课、微课大赛、精彩课堂大赛、学生最美笔记竞赛等系列课堂教学竞比活动,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大力支持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增强课堂生师的学习交互,提高课堂教学效能。2022年,师资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4项,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1项,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示范中心1项、省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一流专业3个,教师获得甘肃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与职业院校课题11项,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25项。

(2)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情况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做好新员工师德师风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开设理想信念、师德师风等专题教育和新教师入职宣誓等,推进“导师制”,通过传帮带,发挥优秀教师的师德榜样影响力。二是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建设。常态化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营造崇德向善的育人环境。三是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组织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工作,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弘扬先进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修身育人的浓厚氛围。四是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干部选拔任用、评奖评优、绩效评估等环节师德师风审核把关,实施一票否决制,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学风教风建设。

同时,制定印发了学校《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实施办法》《转变作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有效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3)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

目前,学校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的2.37%。

(4)生师比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633人,聘请校外教师154人,学生14790名,生师比为20.38:1。

(5)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有18人,占专任教师的2.84%。

(6)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双师双能型教师83人,占专任教师的13.11%。

2.高层次人才队伍

(1)高层次人才数

学校专任教师中高层次人才共15人,其中,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的教师6人,国家级教练员和裁判员9人。

(2)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数

学校高层次教学团队1个,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3)高层次人才发展模式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高等教育、市场经济和人才成长“三个规律”的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探索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充分利用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创新“内培外引”政策,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职称晋升制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一是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以高水平师资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高度重视自有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主动攻读更高层次学历学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为满足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有效支撑高职称高学历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学校制定《公开招聘录用管理办法》《“伯乐奖”奖励实施办法》《教职工学历提升实施方案》《教职工学历津贴发放方案》等相关激励政策,使人才引进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也能够激发全体教职工积极推荐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提高招聘效率和招聘质量;进一步鼓励自有教师提升学历层次,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3.教学资源

(1)省部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数。

学校坚持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专业知识、技术与综合能力培养需求为出发点,促进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OBE教学理念修订培养方案,广泛征求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其中《电力系统分析》、《结构力学A》、《食品分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4门课程获批甘肃省省级一流课程;《电工学》、《自动控制原理》等2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获批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1门。

(2)本科生生均课程数

学校目前共有42个本科专业,学科范围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类等6个学科门类。各本科专业学制4年。理工科类专业总学分165,总学时3000,课内教学学时2000,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1000。文管、经济类专业155学分,总学时2800,课内教学学时2000,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800。

(3)使用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的课程门数

2022年春季、秋季两学期,学校开设课程中使用省部级及以上教育部行政部门认定的规划教材191种,占所订购教材总数的43%,精品教材名录的课程数量254门次。约占总课程的57%。

(4)生均图书流通量、生均电子资源访问量

到目前为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2.66万册,电子图书134.59万册,订购电子期刊5145册,以优质的资源储备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料,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年生均图书流通量0.63册/生,生均电子资源访问量122.57次/生。

4.支撑平台

(1)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数

学校还建有67个实验实训中心(室),其中物联网工程实验室2014年获批为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于2012年、2014年和2021年获批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2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

学校自建校以来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2017年7月正式成立了“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2018年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同年,学院先后被认证为七里河区众创空间和兰州市众创空间,2023年9728太阳集团“勇创汇智”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

5.科研项目

(1)师均科研经费

学校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学校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纳入重点审计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部科研项目实施抽查审计,监督项目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在其权责范围内正确、合理使用和管理经费。2022年,学校科教研活动总人数为249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力人数为157人,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数为92人。当年科研活动经费338.85万元,按照学校当年科教研活动总人数计算,师均科研活动经费1.36万元。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数

2022年,学校获批科技项目(课题)共15项,按获批项目来源看,地市厅局项目12项,省科技项目3项。

(三)办学质量与水平

1.人才培养

(1)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比例

学校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82,占总课程门数的32.79%;课程门次数为543,占开课总门次的26.96%。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39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10.16%。

(2)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数

2022年学校选拔优秀项目和作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30余项,共计获奖340余项,其中国家级60项,一等4项,二等14项,三等34项,优秀8项。省级奖项319项,含特等2项,一等33项,二等112项,三等167项,优秀5项。

(3)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0.29%,学校连续多年获评“甘肃省非师范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等荣誉称号。

(4)学生在校期间专利(著作权)授权数、发表论文数

2022年9728太阳集团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2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项。申请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5项。

2.学科专业

(1)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数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在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面向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需要,建设和优化专业布局淘汰脱离市场需求的传统老旧专业。近年来,调整淘汰4个专业,停止招生6个专业,新增专业8个,其中立足优势学科专业增设新工科、新文科专业5个,面向西部区域化学、制药优势产业新增招生专业2个,在机械类优势专业基础上拓增艺术类专业1个。

(2)省级“一流”学科建设数

目前我校无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根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将以省级一流专业为核心,重点培育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优势学科,力争获批省级“一流”学科。

(3)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数

学校目前已获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省级一流专业,与金属材料工程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共同形成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的第一方阵。获批《电力系统分析》、《结构力学A》、《食品分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4门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机械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相继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前期获批的工程训练中心、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实验中心共同支撑机械、电气两个一流专业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3.创新成果

(1)教学成果奖获奖数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申报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统筹安排教学成果培育工作。2022年度《基于 CDIO 模式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基于OBE理念的独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OBE理念下以岗位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基础力学课程多维教学体系构建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等4个项目获的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目前为止学校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4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9项。

2021年我校2位老师获得第一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年获得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第六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

(2)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情况

学校注重高质量教学发展,以OBE教学模式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产学合作,科教融合、学术育人,将我校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从2019年开始,学校每年立项支持课程思政建设30-50门,优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优秀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师,课程思政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生师体验”活动为牵引,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育人,完善“三全育人”格局。2022年学校获批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4项,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1项,省级教学团队1项、省级示范中心1项、省级一流课程2项、省级一流专业3个,甘肃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与职业院校课题11项,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25项,目前协同育人项目已超过100项。

学校暂无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2022年,学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共83篇,按照学科门类看,自然科学类40篇,工程与技术类35篇,马克思主义类3篇,体育科学类3篇,语言学类2篇。在自然科学类中,有8篇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有2篇是SCI检索论文;在工程与技术类别中,有3篇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

(3)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数

2022年,学校获省部级奖项共3项,主要聚焦工程与技术类别。多年来,学校鼓励和支持教科研优秀项目成果积极申报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在师生中已形成良好的申报风气。

4.合作交流

(1)学历教育留学生数

学校目前学历教育留学生数为零,2021年根据教育部文件,学校成功转设为9728太阳集团,学校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学校先后与日本、马来西亚等学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阶段,下一步学校将拓宽教学思路,开展留学生项目。

(2)开展短期出国校际交流的在校生数

学校目前暂无开展短期出国校际交流的在校生。

(3)与国(境)外办学、合作情况

我校先后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日本Recruit R&D Staffing株式会社等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2022年,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等五所高校对接洽谈,双方在赴白攻读硕士研究生选派、教师互访交流、聘用白方客座教授、双方师生不定期交流学习、教师进修、管理人员考察交流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近年来也引进了一批从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海外留学归国人才,他们在各二级学院承担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

(4)国内交流合作情况

目前我校与云南工商学院、湖北恩施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涉及教师交流、教学交流等方面,下一步学校将构建稳定的国内合作交流机制,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视野,实现交流合作高速发展。

5.社会服务

(1)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2022年,学校教师暂无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陆续出台《9728太阳集团科研量化和成果奖励办法(试行)》、《9728太阳集团横向课题建设推进实施方案》等制度,激励和促进师资团队开展科研工作,加大对横向课题及专利转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面向产业服务能力提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2)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与咨询报告被采纳数

2022年,学校暂无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与咨询报告被采纳。

目前,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科研项目主要以省教育厅、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等申报渠道为主,科研项目成果主要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

(3)甘肃省内企业(园区)获得的科研项目

2022年,学校获批兰州新区西岔园区产教融合课题4项。学校坚持扎根陇源大地办应用型大学,高度重视面向甘肃省内及西部地区产业的服务,积极引导相关学科团队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开展科学研究,培育特色,促进应用成果转化。

(四)办学特色情况

1.坚持结果导向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学校坚持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紧密保持专业发展建设与产业技术变化同频共振,建立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形成“专业基础知识、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师资队伍、服务区域等方面重点发力,积极融合学校、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形成 “校企、校校、校地”三协同的育人思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和产业应用的零距离、无缝对接。

一是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专业建设。学校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保持专业同产业行业的密切联系,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实现了专业定位与学校定位的统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统一,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的统一。

二是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培养方案。学校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调整和修订,根据社会需求凝练、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了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融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训相融合,专业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三是以校企协同方式落实学生能力培养。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2+1+1”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即学生在一、二年级2年的时间,以通识和基础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要求学生获取程序语言、工程基础技能应用等方面的职业技能证书。在三年级1年,以对接行业综合技术、企业文化、从业资格为导向,进行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和见习、助理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在四年级1年,以对接行业主流需求和岗位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联合企业,协同培养、定向就业。

四是以创新创业教育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机制为保障,建立了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全过程融合、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融合、与企业融合、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的“四融合”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着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2.建设四位一体分层分类协同育人平台

加强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群发展建设与相关产业链群人才及技术需求紧密融合,分层分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和工程技术中心,形成地方、行业、企业等人才与技术需求主体充分参与的协同育人平台,服务学生不同学习成长阶段和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践及职业历练平台。

一是重点面向数字信息、智能工业、智能建造、新经济产业等领域,与星火机床、华天电子、晶科能源等204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学生认知实践、专业实习、就业实习与就业发展的主阵地。

二是与中国移动、吉利汽车、昆山巨林等产业核心企业共建校内产教融合基地,形成以物联网工程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12个校内产教融合基地,建立校内教育教学与产业技术发展的紧密连接。

三是成立华为云学院、360网络安全学院、中船鹏力产业学院、苏州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达索数字智能产业学院、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产业学院6家产业学院,集地方、行业及产业多种渠道资源,共同设计培养标准,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实现面向产业需求的精准育人。

四是面向高端产业聚集区域,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在桁架机器人、智能机械手、精密模具成型等产业细分领域,与头部企业共同建立7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校企协同技术研究与融合创新的平台,服务师生高层次项目式一体化产学研。

三、存在问题

(一)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应用型特色和优势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建设

在办学定位方面,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面向社会及相关利益方,形成了学校清晰的定位,即“做好应型,做足地方性,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但在学科专业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度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目标不够聚焦,研究不够深入,特色不够鲜明,需要进一步培育。在学科专业方面,管理学、文学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滞后于工学类专业,学科专业集群面向产业的辐射基础薄弱,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与信息科技相关的支撑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还不够鲜明。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当前的专业布局及专业群结构仍以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组建专业群,专业群与产业的链接还不够深入,方服务产业的能力有限,面向特定产业细分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明显。

(二)学校OBE(结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当前处于由传统“教-学”育人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育人模式过渡的初期阶段。体制性的牵引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学生主动学习这两个维度的精力、资源及主动性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结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改革方面,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的选择仍显陈旧,与产业应用及前沿技术有一定差距。课程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仍显保守,不能有效支撑课程学习质量的达成和评价。课程外部引入及自有课程资源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在各专业集群与行业头部企业已建立了11个产业学院,但产教融合主要以联合人才培养及高质量就业为主。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及设备投入仍以满足专业教学为主,尚未形成面向产业的“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

(三)学校学科专业团队的教科研综合能力不足,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需加大力度

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团队仍需加大培养力度,教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

(四)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不足,管理团队水平需再提升

学校各级教学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学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改进措施

(一)深化内涵建设,形成学科专业优势,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更新理念,聚焦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

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在学校层面组建专项研究与方案制定工作组,结合外部专业咨询意见,一是分析当前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二是是深入调研分析甘肃省、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远景目标和发展现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核心产业应用方向,面向学生职业就业及成长成材,形成办学优势,凸显应用型办学特色。

在管理机制、运行模式、经费保障、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将育人质量放在第一位。一是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院系教学管理为主,学校宏观指导、监督评估的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体制。二是落实教学质量分层管理责任制。通过明确学校各管理层次岗位职责,促进教学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教学管理质量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责任,落实专业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2.结果导向,系统构建育人目标体系

紧密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应用型”本科办学类型定位,明确人才培养面向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构建支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体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效、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定位,明晰学校育人总目标,纵向解构至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群和课程三级,同时形成与学生课外活动、职能部门育人目标的横向融合,促进各级育人目标的相互支撑、多元达成和循环促进,全面指导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坚持为学生创造教育价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全校更新思想认识,改革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是要打好通识与学科基础,形成学生厚重的专业发展基础;二是要要面向产业领域相关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做减法,精准培养,发挥特定专业方向的刀锋优势。三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满足学生毕业后3-5年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提升课程与社会需求、产业应用、技术发展及创新创业的匹配性。

3.夯实基础,优化学科专业总体布局

改革专业群的组建思维,一是以产业链群为基础组建专业集群;二是专业的定位面向产业细分方向,精准人才培养面向,形成专业的优势方向或多个特色分方向,对标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

聚焦“智能+”新工科和“数字+”新文科,强化“信息科技”特色学科布局。全面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提升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强化一流工科,发展特色文管,培育交叉学科,在十四五末,形成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文学及艺术学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深化学科专业群与行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主要学科专业群“三一流、三优势、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工业控制、数字信息与通信产业链,提升机械类、电气类和电子信息类三个一流专业群的产业竞争力;面向区域智能建造、能源化工和食品健康产业领域,形成土木类、能源化工类、健康食品类三个优势专业群的品牌影响力;紧扣数字经济、创意文化、多元服务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培育管理类、人文类、服务类三个特色专业群的综合成长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效,打造高质量育人范式

4.创新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在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层面,实现“学校定位与社会需求、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专业建设与人才需求”的三个统一。坚持立足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实现“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学校平台与产业资源、能力训练与产业实践、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四个相融合。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学科专业群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需求,全面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融合发展的路径,基于学校定位与办学理念,深入研究学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校定位与社会需求、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专业建设与培养需求”的三个统一的思路,建立“专业基础知识、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素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学校平台与产业资源、能力训练与产业实践、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的四个相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落实2022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鼓励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全面推进同一专业或专业群面向产业、定向名企、学科交叉、考公考研等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制定同一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子方案。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培养、校际交换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人才培养途径,推进学分认定与置换方案落实。

5.学生中心,提升课程课堂教学效能

全员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质量的根本标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观,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侧重学习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以终结性考核成绩为依据的人才观,深化过程性评价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以课堂授课和实践训练为主的学习观,更加重视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支持和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全面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探索适应我校本科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常态化的面向产业和优秀校友开展“访企拓岗问需”活动,聚焦毕业生能力的达成,坚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课程设置形成了问题清单,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出发,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碎片化的立行立改,同时推动课程体系整体的质变。

以应用层次的研究导向型课程建设和能力导向型课堂建设为目标,推动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形成课程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支撑。加强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设,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程资源对学生多元化学习的支撑和服务能力。推进相关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与职业技能考评融合,提升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交叉融合,相互支撑。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实现由“以学期结课考核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向“注重过程考核的评价”转变,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第二课堂”学分评价及认定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学院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实训途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培养的融合度。构建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学科竞赛为引领的学校学科竞赛体系,培育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素质、审美能力、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保持心理健康。以“生师体验”活动为牵引,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育人,完善“三全育人”格局。

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实施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课程学习目标逐条与专业毕业生能力一一对应,并且明确贡献度程度,进而确定每一个知识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全面建设面向学生的学习支持资源,加强外部优秀学生学习资源(线上资源、线下指导、图书信息、实验室资源等)的引进及应用,同时组建专职教师和企业的联合团队,出版自编教材,逐步建设自有特色学习资源。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改革课程的选、开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重构课堂学习组织与形式,促进课堂学习成效显著提升。更新课堂知识内容及能力培养体系,确保产业最新技术及应用成果能够及时反应到教学内容中,提高课程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导向、组织能力,支持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将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环节。打造充满笑声、掌声和辩论声的精彩课堂。

6.提升能力,实施实践教学提升工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类课程持续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实施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各专业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训,构建大类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三是加强文管类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更新充实案例库,加大实战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知识运营能力。四是制定实践教学评价办法,加强实践教学评估,加强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教学达到预定的目标。五是是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为载体,全方位推动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做实做精产业学院。完善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行机制,形成面向高品质就业岗位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培养过程互融互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瞄准行业头部名企,建设和打造一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按照“宽基础、精方向、强实践”的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学院企业方资源,推行“生产项目实操、真实项目实作、工艺流程实战”的协同育人模式,将人才培养、实训实习、创业就业、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不断增强专业服务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7.持续改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是推动分类评价,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多元监督、考核激励、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关注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成效和教科研能力,突出质量导向。改进教学过程监控与保障。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强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明确的质量要求,完善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价。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科研评价。建立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由“质量标准系统、监测与评价系统、反馈与促进系统”组成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设“校、院”二级督导队伍。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教育质量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常态化监测和数据采集工作,定期发布监测、督导报告,实现科学分析、评价与反馈,促进持续改进。定期开展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及校外第三方机构评估。做好质量保障相关政策、方法研究,以及合格评估政策、指标研究,组织实施迎评工作。

(三)加大师资团队建设,提升学校教科研整体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

8.打造团队,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重,注重质量,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持续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一体推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作为教师引进培育、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建立师德师风学习宣传、榜样引领、考核激励、纪律约束工作机制,开展学术道德、教学规范和制度规范教育,完善师德师风荣誉体系,树立和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加强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以高水平师资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提高层次、多元发展、注重实效”的思路,围绕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按照强优扶新的原则,建设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明确高层次人才招聘条件、科研条件及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及行业企业的高教资源,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引进学科专业领域内知名在职教授和行业企业专家,力争优势学科专业都有高层次带头人。坚持特殊人才特别引进、重点岗位重点引进、学科亟需人才大力引进,以学科专业和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作为优势专业学科带头人且为第一层次,“双一流”高校的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为第二层次,紧缺急需专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为第三层次,分层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探索“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机制,发挥高层次优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型科研团队。

9.师资主体,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发展

完善教师发展和能力提升机制,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构建“线上、校外、校内、院内”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形成“层级分明、各司其职、管理有序、富有活力”具有辨识度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平台。深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的精准化、专业化、智慧化。完善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加强教师能力提升规划指导,推广优秀校本研修案例,发挥教研体系引领教师成长作用。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力度,探索各学科专业群“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机制,发挥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创新型科研团队。

完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大对精彩课堂活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科研教研立项项目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目标,加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改革教学工作、科研工作释放效能,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0.着力培养,提高科研及产业服务能力

重点扶持、培育一流及优势学科专业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市场化的科研成果转化运营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立足现有科研工作基础,凝练研究方向,培育科研团队。设置教学单位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首席学术专家岗位,柔性引进高水平学术专家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带动科研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专业方向与科研及技术应用方向融合的虚拟教研室(研究中心),组建多元化的集教学、科研和产业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师资团队,夯实学科专业团队科研基础,逐步提高团队教科研及服务产业的能力,争取实现国家级科技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和省级科技成果奖的突破。

充分发挥学校对各类科研资源的聚合及应用效能,深耕与一流、优势学科专业密切关联的产业聚集地域与行业,全力打造区域性的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着力建设产业化的校企协同研发中心和企校共建产业学院等技术应用平台,分类提升专业化的集科研、科创与实训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全面支持和保障各项教科研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打造服务区域和行业的技术研究、应用新高地。

将科研工作的结构性改革纳入学校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科研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各级在科研工作中的职能和责任,将科研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形成科研工作计划部署、实施落实、考核奖励的有效机制。广泛征集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意见,制定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良性导向教师队伍适应性成长的科研考核和激励政策,形成动力充足的科研工作发展新态势。

(四)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管理团队水平构建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11.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强化政治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信息化思维和底线思维,加强学校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绩效评价系统和监督约束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坚持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修订《9728太阳集团章程》,制定《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实行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全周期管理,解决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过时等问题,完善遵法依规、权责清晰、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的治理制度体系,实现良法善治。稳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四位一体,具有兰科院特色高质量教育评价制度体系。

优化治理组织形态,坚持将系统思维、释放活力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优化治理的组织形态,厘清各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和权责划分,调动其参与办学治校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系统合力,持续释放办学活力。完善学校理事会、校委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科学决策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完善学术委员会等学术专业治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确保学术委员会独立规范运行。完善教代会、团学两代会等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学校治理机制,依法保障师生民主监督权力。以“重心下移”基点,推进放管服改革,确立二级学院的办学实体和管理主体地位,构建起校院两级重心在院的管理体制,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效益。

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坚持将信息化思维、效率优先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信息技术赋能治理的新生态。制定并规范合理化的数据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以辅助决策为目标,构建决策数据收集分析评估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教学、管理、服务三大业务流为主线,以各业务流全生命周期数据为驱动,建设行业领先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推动数据要素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动共享。以流程为依托,以服务为核心,打通各业务部门和各应用系统,形成整体、统一的业务办理流程,延伸管理服务链条,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强化治理执行监督,将底线思维、有效执行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完善制度宣传教育、执行落实、督查督办、考核评估、激励惩戒等机制,形成全链条、闭环式治理模式,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夯实执行制度的思想基础。明确制度执行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压实执行制度的主体责任。严肃制度问责机制,守住制度底线,坚决防止“破窗效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2.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以贡献者为本”的价值导向,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公正价值评价”人才激励机制。稳步推进聘任制度改革,构建择优竞聘、职责明确、优晋劣退、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内部人事结构。改革绩效评估和分配制度,构建与学校办学目标相一致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增强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具有竞争力和激励效能的薪酬制度体系,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获得感、安全感,增强吸引力。积极推进文化激励机制改革,完善荣誉体系,加大贡献表彰力度,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贡献,包容和谐、竞争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教职工的职业吸引力和荣誉感。

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等制度机制,进一步畅通干部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通道。按照岗位职责,突出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细分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建立完善干部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形成正确导向。配足配齐辅导员队伍,建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加强管理干部学习培训,成立“海河干部培训学院”,整合利用校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常态化、班次化、课程化,内训外训相结合的管理干部能力培训体系,建立管理干部培训档案,纳入干部考核。实行新晋干部导师制,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新晋干部职务胜任力。

13.共同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将开放合作办学摆到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开放办学的组织领导机制,以合作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可和认可度。

加强校政联系互动,主动对接,加强与省内各级地方政府及组成部门的联系与互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兰白国家自创区”、“丝绸之路信息港”等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形成校政良性互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合作区域的相关政府部门在就业创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5项以上标志性的校政合作项目。争取与兰州新区签署校政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度参与兰州新区建设发展进程。

开展校校交流合作,加强与省内高校、同类高校的横向联系,积极参与政府主管部门及所属社会机构主导的校际合作联盟,发展校际合作关系。与兰州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水平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建设研讨、教师进修访学、科研合作项目等工作。加强与同类院校、新区职教园区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借鉴办学成功经验,探索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设施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形成高校发展共同体。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进一步拓展与行业、产业协会的合作维度,打造区域性的产教联盟,提升学校整体在相关区域产业领域各类企业的影响力。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学校科研第一平台、教学第二课堂和学生成长第三中心的重要作用,发展专业特色方向与企业优势品牌的全面协同关系。立足兰州新区,重点辐射西北、长三角、川渝及陇海沿线地区,形成覆盖各学科专业群的优质社会资源平台和校企深度合作渠道,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创新,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发展新局面。

加强校友联络工作,完善校友工作机构,积极培育校友资源,成立各地校友分会,构建校友联络交流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机制。积极向广大校友宣传学校发展状况,听取校友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宣传校友的优秀事迹和事业发展成就。发挥校友在项目研究、科技开发等方面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学校和校友共同发展。

积极开展留学项目,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职能,挖掘、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搭建高品质国际化人才交流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和专项扶持,持续推进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谋划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跨文化交流活动机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发挥学校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项目。与学生专业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相结合,完善在校生职业资格培训、资格认证等能力提升项目体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的沟通联系,培育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社会开放服务。

 9728太阳集团分类评价督导自评报告.pdf

Baidu
sogou